找菜籽的任务并不顺利,这个时候大多数社员家只有夏天收集起来的茄子,南瓜,冬瓜,辣椒,丝瓜,西红柿,黄瓜和豇豆这些夏天蔬菜的种子,她要的萝卜白菜菠菜等,只有到明年春收的时候才会有。

    就像社员说的:“你这丫头说笑呢,这个时候,谁家有白菜萝卜种子不是早早种下,难道还留着过年?种下了还有菜吃,不种就便宜虫子和老鼠子了。”

    话说的好像也对,这年代的村民可不像后世那样,家里有地还会上街买菜了。想到自己什么种子都没有,这个时候不买,到时候肯定还要买。

    于是,叶馨馨就厚着脸皮在一家愿意卖给她没种完的大头蒜和几株韭菜根,还有葱苗的人家财大气粗的买了三块钱的春夏菜籽。

    菜籽种子的价格,这个时候,只要种地的都知道。就算有多的,你也得有地方种。小丫头‘傻乎乎’的花几块钱买走。赚到钱的人心里高兴。

    看着徐大婶笑呵呵的将叶馨馨送出门,旁边各自在自家大门口晒太阳的还有什么不懂,眼红嫉妒几乎是冲天而起。

    “徐大梅,赚了不少吧?”一名看着五十多岁,满脸黑黄的大娘阴阳怪气道,“瞧把你高兴的。”

    徐大婶瞥了一眼说话的那女人,心里讥讽,嘴上却道:“刚刚人家丫头要上你家买东西,可你自己直接说不卖的。人家是咋惹你了,再怎么说人家也算半个军嫂,就因为住在土地庙,就碍了你的眼,瞧把你能的。”

    另一位黑皮寡瘦,几乎是皮包骨头,满头黑白花发,透着股子怎么也掩饰不掉的尖酸的老太太道:“徐大梅你得瑟啥?俺可听说这丫头之前一直住她外家,怕是自己家里都没人了。现在又一个人住在土地庙,还没怎么样,这怕是命硬的很,你们卖给她的东西,小心被她克着。”

    “哎呦,柱子她奶,你可别乱说话。”另一位曾经跟叶馨馨说过话的女人道,“你这是封建迷信。咱们队长都说了,要感谢叶同志对咱们大队的支持。有她住哪儿,咱们这也心里不慌。你这样说话就不对了。”

    “什么封建迷信,你们卖东西,那不也是投机倒把。”柱子奶奶撇嘴。她可是听说,那丫头傻乎乎的,每次买东西,都特别特舍得花钱。她曾经也想卖那丫头一匹自己染坏了的布,结果人家居然不要。

    “嘿,柱子奶,你可别瞎说,俺妈这是支持共产主义事业。她一个小丫头自食其力。又是未来军嫂,咱们难道就该像你一样传播迷信,孤立人民解放军的媳妇。这要是传出去,咱们小东村人成什么了?”徐家大门里走出一个身材纤细,个头不高的十六七岁女孩,“再说,不就是写葱蒜吗?俺妈大方给她菜种,她感谢俺妈给点钱怎么了。难道大家都白给?都是劳动人民的结晶,谁家的东西也不是大风刮来的。”

    柱子奶奶一听,立刻横眉冷眼道:“毛没长齐呢,老娘跟你妈说话,你瞎参合什么?俺不跟你一个仗着读了几本书就胡搅蛮缠的小丫头说。”

    “嘿嘿,不说就不说。”

    叶馨馨可不知道一群村妇对于她的评价,或者说就算知道她也不会当回事。想当初她窝在老家搞事业,种菜的时候,村里不知道多少人说她是不是有什么毛病,大学生居然不出去工作云云。

    她现在同样是有事业的人,忙得很呢。才没时间和一群没文化,闲的蛋疼的乡下老妇瞎扯淡。